来源:
发布时间:
2016
-
05
-
23
海关总署透露,正在全力实施《海关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》,预期在2020年完成改革。今年6月起,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将率先在上海启动试点。 着力打造国际贸易中心的上海5月18日“双喜临门”。首先,时隔10年,国际报关协会同盟(IFCBA)两年一次的国际会议再次“花落”中国,这是上海首次承办如此高规格的国际报关行业盛会。 在会议的“新政策”主题演讲中,海关总署政法司司长陈旭东送来另一喜:今年6月起,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将率先在上海启动试点,为中国海关力争在2020年实现一体化通关管理的愿景“打前站”。 归类、审价等可以放行后再做 会上传出消息,目前中国海关正在全力实施《海关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》,预期在2020年完成改革,届时货物通关将更加便捷、高效,贸易安全程度也将大大提高。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,具体而言,主要由“两中心、三制度”构成。据陈旭东透露,两个中心分别是风险防控中心、税收征管中心,三个制度分别是创新报关审核、税收征管的管理模式,以及创新协同监管制度。 据介绍,改革前,企业要先进行申报,再归类、审价、原产地审核,经查验后才能放行,然而归类、审价和原产地审核等事宜往往费时费力,加长了通关的周期。其实,通过对风险等要素的审核,对于一些诚信的企业,上述事宜可以在放行后进行。 据透露,此次改革明确的方向正是“一次申报、分步处置”。改革后,企业经过一次申报,先由口岸海关分析验证货物品名、数量、禁限等准入属性,排查准入风险后,企业自缴税款或凭担保先放行货物,放行前需现场验估的,可通过取样等手段存证后放行;放行后,再由属地海关分析验证货物归类、价格、原产地等税收属性,通过批量审核与验估、核查、稽查等,完成货物放行后的税收征管作业。